近日,疯狂男孩马斯克(Elon Musk)距离自己的火星梦又近了一步。
据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旗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 ,二次售股后估值已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二大最有价值的私营公司。(根据CB Insights的数据,只有TikTok所有者, 总部位于中国的字节跳动Bytedance在上一轮融资中估值为1400亿美元,价值超过了SpaceX的二次出售估值)
对于马斯克而言,Space X的估值飙升,也意味着自身身价的暴涨,这促使他直接以个人净资产2230亿美元的强大财力,登顶全球首富,直接击败了他的“竞争对手”和“老冤家”亚马逊前CEO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
加冕新首富后,闲不住的马斯克依旧大动作不断,先是猎鹰火箭一箭143星破纪录,后有国产model Y落地。这个管理了7家公司的男人,硬是从经营互联网起家的“舒适圈”中跳了出来,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理想主义者,用一种近乎执拗和幻梦般的方式,激活了手里一个又一个新兴行业,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人看来疯狂又难以想象的商业神话。
①着眼长线价值投入
2002年,沸沸扬扬的华尔街还并不知道,未来的全球首富就要在此时改写人类的历史。
此时,出生于南非的马斯克还只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创业者,他先后成功创办了Zip2和互联网金融服务公司“x.com”,后者如今已发展为业界知名的PayPal。
在“变卖”了自己初创的两家互联网公司后,身价不菲的马斯克没有停止他热切想要创造新事物、改变新业态的脚步,他开始不满于互联网的“快节奏吸金”,反而聚焦科技领域,将所有的创业经费,疯狂砸向航空航天、电动车和太阳能三大板块。
正值青年的马斯克有大把精力投身于“试错”,他先后创办SpaceX、特斯拉电机公司以及太阳城,尽管在当时,长期停滞的高科技行业,一度不被创业者所看好。伴随着几家公司几度面临倒闭的危险,孤注一掷的马斯克也曾被人们视作“疯子”“自杀式的创业者”以及“兜售理想的骗子”。
然而,无论外界对此如何争论不休,这个“骗子”相比于如何创造财富,显然更关注自己创造财富的理由和结果。2014年,马斯克受邀参加极客公园奇点大会。被问及对当时炒得很热的“亚轨道旅游”怎么看,为何SpaceX不参与这个有利可图的市场时,他有点不屑地回答到:“这除了赚点富豪的钱,对技术和人类没有任何实质的推进作用。”
一直关注于气候变化、火星移民等长线价值的马斯克,对“挣快钱”这件事情显得有气无力。即便他的许多想法,在当时人看来理想得近乎不切实际,但对此,马斯克始终有自己的一套坚信。
②用第一性原理思考问题
“如果一件事情在物理上是可能的,那就一定可以实现。如果中间卡壳了,也只能是被某个物理上的局限给堵死了。”
在创业过程中,马斯克总是提倡用物理学的角度观察世界,一层一层拨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一层逆向推导,得出追根溯源后的结论,以此来主导行为并判断可行性。
信奉这种“本质原理”(也称“第一性原理”)的马斯克,瞄准了人类消费心态的“物理性改变”,按照他的说法,“人们想要具备可持续性的交通工具,想要清洁能源。事实上,这种态度和年龄有关。越年轻的人,会越关心环境。而随着时间流逝,这些年轻人长大了,就会成为消费的决策者。这是这个世界常见的发展方式。”
洞察了这一需求的马斯克,怀揣着内心的笃定,逐步克服着中间的物理“局限”,即科技发展的技术壁垒,从失败中一步步总结着实践需要的数据。
二十年后,如今的人们再度回想马斯克的这段创业历程,不禁感叹,如果没有马斯克,就没有SpaceX这个航空航天业最稳定的运营商,也没有特斯拉这个全球最酷、最畅销的纯电动豪华汽车,更不会有太阳城这个消费者商用太阳能电池板安装供应商。
如果没有马斯克,世界上就少了一个引领我们用“本质”剖析商业的科技创业领袖。
③7家公司的“Time Boxing”管理法
回顾马斯克的创业历程,不仅屡战屡胜的成功战绩颇为耀眼,一身使不完的源源精力,更是人们对他产生好奇的原因。
2017年,美国连线杂志对马斯克花费的时间进行了有趣的对比换算,得出的结论是:马斯克一年干了别人八年的工作量。
而除了事业方面,马斯克还打了一手感情牌,不仅情感生活异常丰富,还顺手养育了6个孩子,妥妥的“爱情事业双丰收”,在时间管理方面,即便是罗志祥来了,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这个被世界公认最成功也理应最忙碌的男人,在时间的调度上总是显得“不近人情”。每当到工作时间,马斯克给自己每天的最低标准,是处理完最关键的事务,包括最紧要的工作、需要会面的重要人物,必须参加的关键会议,以及务必出席的重要活动等。
对于零碎的非工作事务,马斯克会“毫不留情”,将它们压缩到最短时间完成,包括花5分钟吃饭,一周为约会安排10个小时,小便也要3秒内解决等,时间精准限制到每一分每一秒。
实在抽不开身的时候,一心二用甚至多用,也是马斯克的常见表现,他会在开会时用手机关注生意,在检查发票同时回复邮件,有时抱孩子坐在腿上玩耍还会抽空回份邀请……
按照公司内部员工的说法,马老板提倡用“Time Boxing”工作法为任务设置时长。凡是醒着的状态,马斯克会以5分钟为单位安排生活日程,单是一天时光就切成了几百个“时间方糖”。员工工作也要严格按照时间阶段执行,充分利用邮件等工具完成与团队的高效协作,当然,时间依旧要分段来计算。
“老板甚至可能自己用最短的时间,记录自己敲键盘的速度,然后对比一份工作所需要的打字时间,来为我们安排工作。”提及马斯克的“时间管理术”,员工们总是会略带调侃,又有些吃惊的吐槽着这位“魔鬼教官”。
④中国制造与激光技术
马斯克的商业之路,有过低谷,也正奔往更好的开始。
2021年,Space旗下星链(starlink)和星舰(starship)两大资本密集型项目的持续启动,让人们已经无法再小觑他的移民火星之梦。
而近几个月里,新款Model Y工程测试车也正式亮相,展露出创新的面貌。
在一改纯视觉算法的基础上,特斯拉的这款Model Y融合了车用激光雷达技术,让人觉得有些颠覆,毕竟谁能想到当初发表“谁用激光雷达谁就是傻子”的那个马斯克,居然也对雷达技术直呼“真香”了呢?
面对日新月异的时代,马斯克对创新的认知,显然也在不断发生着全新的改变。
从纯视觉算法,到依托激光雷达;从在上海建造特斯拉“超级工厂”,到如今表示将继续扩大在中国的制造业投入,能够瞄准时事当机立断的他,在今年表现出了不拘泥于固有观念,敢于拥抱改变,并用变化创造机会的变通思想。
而在这样的马斯克的带领下,无论是SpaceX,抑或特斯拉,想必也都将在后续的革新中,注入令人振奋的不俗表现,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前途科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cesspath.com/insight/5688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