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北京冬奥会中深藏不露的创新未来“黑科技”(智慧医疗篇)

2022年北京冬奥会万众翘首以盼,而在“科技东奥”的专项支持下,众多科技+医疗全新应用技术,更是同奥运健儿一起,相约北京。

①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

肃杀的隆冬并不会阻止奥运健儿前进的步伐。在眼下,新冠疫情尚未在全球得到彻底遏制之时,冬奥会的举办也成为了检验中国疫情防控能力的关键时刻。

为了更好地进行科学防疫,我国组织科技防疫技术攻关,通过专家论证、现场测试等形式,在体温监测、环境消毒、病原体检测、食物运输等多个环节,进行了多项新兴科技成果的应用。

2021121413073948

比如,冬奥上线了以区块链和超微型芯片技术为核心的冬奥食品安全保障平台,可以进一步实现冬奥会食品的来源追溯,在食品安全、物流运输等方面全力保障与会者的个人健康。

而为了在场馆内实现对新冠病毒的监测预警,我国还研发了公共空间气溶胶新冠病毒检测系统。该系统可以在每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检测周期中,出具气溶胶检测结果,从而迅速便捷地发现首都体育馆内是否有气溶胶阳性物质存在,通过实时检测场馆空气,第一时间排除病毒,降低感染风险。

2021121413074680

相比于传统检测手段,这一新兴系统检测速度更快,灵敏度更高,实时获取的监测数据还可直接被同步到智慧防控平台,形成可视化的数据和路线图

对此,北京市海淀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赵成芳评价道,“在赛时,一旦有新冠疫情突发事件发生,我们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迅速查找到每一个人行进的轨迹,以及在这个空间内密切接触的人员,这便于新冠疫情突发事件的后期处置工作”。”

②穿戴式医疗级智能设备

相比于一系列检测系统的进一步升级,穿戴式医疗设备也开始被大规模使用,这也是冬奥防控的又一重头戏。

为了给场馆人员以及奥运健儿进行更加精准、便携的体温监测,我国深圳市刷新智能电子团队立足于开源芯片、边缘计算等技术基础,研发出一款穿戴式医疗级智能体温计。

2021121413075167

这也是我国目前最小、最精准的可穿戴式连续智能测温设备。它的大小如同创可贴一般,测温精度可达0.05°C,单次充电可供连续测温 10 天以上。运动员只需要把体温计像“创可贴”一样贴在皮肤上,就能在手机软件上实时获取自己的体温。

据国家游泳中心场馆运行团队医疗和防疫副主任吴巍巍介绍,这款医疗级体温计可通过前端智能体温计搭配相关体温监测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工作人员体温。其中,远程监控系统每3秒采集一次体温数据,如果工作人员体温存在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以短信方式通知防疫管理人员。

2021121413075542

除此外,这款体温计还具备考勤出入,人员定位等功能,其不仅可以记录相关人员的行动路线,掌握体温异常者的接触人群,还可精准抓取疫情传播途径,这大大降低了精准测温的工作负担和管理成本,更好地确保了赛事的顺利进行。

AI智能机器人

除了智能系统和智能穿戴设备,为了更好协助场馆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更加细致地结合每个场馆的实际情况,进行安全到位的疫情防控工作,各式各样的AI机器人也开始“倾巢出动”。

最不可或缺的是消毒机器人,它在整个场馆内悠闲“漫步”,完成对病毒的消杀。

还有无接触配送机器人,在各个场馆内不停穿梭,迅速转移着食物和必要的物料。

2021121413080354

物流机器人借助着自有的“激光+视觉”自动避障导航策略,进行主题路线的制定,在场馆内完成物品的运输。

还有负责保障电力的智能巡检机器人,其协同工作人员对重点保障点位进行不间断地巡视,从而保证可靠供电,这也是电力团队首次应用数字化指挥模式。更加高效协同的无接触指挥运作模式,也侧面为冬奥的赛事安全及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后勤保障。

相比于以上四款智能机器人,颁奖机器人的到来,更为冬奥增添了来自于科技的趣味。

2021121413080845

据悉,为减少接触,响应防控需要,冬奥准备了三种不同的颁奖形式。一是按照既往奥运元素进行全流程颁奖,二是无接触颁奖,三是使用机器人代替颁奖嘉宾,进行颁奖活动。

这款颁奖机器人不仅可以智能识别运动员身份还会使用各国语言为运动健儿送去祝福,包括但不限于中文版的“恭喜你,你滑得太棒了!”,以及英文版“congratulations”等等。

④智能移动方舱

为了更好应对突发事件,进行医疗救援和指挥调度,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应急医学救援保障平台也相继上线。

这一平台综合应用了5G北斗云计算以及物联网等创新技术,通过计算建模的方式,预设场馆坍塌、踩踏、火灾等冬奥赛事18种主要应急医学保障场景,可以更加及时、高效处理突发事件,将有限医疗资源更加集中应用于医学救治。

2021121413081122

与该平台一同肩负“应急医学”使命的,还有智能移动方舱。它是一款由羽医甘蓝DeepCare精心研发的“科技救援小车”,在不足20平方米的方舱室内,可以实现颌面创伤CT扫描、冻伤产热复温、心肺诊疗监测3项功能集成。

智能移动方舱可用于发现伤情、快速查体、转运救护、出具报告等多项医疗服务。在测试赛现场,冰球场上的运动员从受伤到在这里完成诊疗,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

作为冰雪赛场上的“应急大夫”,智能移动方舱具备极强的响应速度,其不仅可以在意外事件发生的当下,立即制定医疗决策,还可以结合专家远程会诊平台,提升冬奥会现场的整体医疗救治水平。

⑤科技冬奥下的智慧医疗未来

伴随着越来越多智能医疗产品和设施的问世,冬奥会智慧医疗的一系列保障关键技术,正有条不紊的在场馆内平稳运作。

对此,冬奥会应急医学保障技术与装备研究”项目负责人、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急诊科主任黎檀实认为,“以5G、AI、云计算、物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的出现,为实现‘科技冬奥’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同时也为创新应急医学保障新模式提供了现实操作范例。”

2021121413081435

早在2018年,冬奥组委对科研项目实施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方针,其指出,“构建科技冬奥应急医疗体系,重在形成智能化、标准化、一体化的应急医学保障能力提供高效可靠的技术支撑,为突发事件应急医学保障新模式的构建奠定基础。

作为经科技部批准立项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重点专项,“冬奥会智慧医疗保障关键技术”如今正在向这一目标逐渐靠拢。

其基于5G的应急智慧救援平台及救援单兵设备、运动损伤辅助诊断系统、智能专家推荐系统及智慧调度平台等系统平台,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力量,助力冬奥智慧医疗服务保障工作,更好地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保驾护航。

而在国家一系列指导方针的引导下,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下,这些智慧医疗保障关键技术也势必将走出冬奥,走进生活,切实应用在辅助地方卫生体系应急保障、医疗机构分级诊疗以及院前筛查、医技人员辅助决策等多方面医疗诊治领域,从而建立起连接政府、医院与患者的智慧医疗生态圈

2021121413081778

冬奥将至,科技的发展却不止于冬奥。

当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与人们的拼搏汗水叠加在一起,智慧医疗之花不仅盛放冬奥,更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播种飘香,静待复苏之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前途科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cesspath.com/insight/5702334/

(0)
一酎蓝的头像一酎蓝
上一篇 2021年12月14日 下午3:57
下一篇 2021年12月15日 上午9:12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