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研究有三大特点:
1、全球视野
本次研究覆盖了中国、美国、英国和中东四个国家地区,尤其会突出中国和美国两个科技大国之间的对比
2、用户视角
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对这些目标国家和地区进行大样本的消费者抽样调查,希望帮助产业参与者更加深入地洞察和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
3、持续跟踪
Web 3.0正在起步发展期,变化会非常快,所以此项研究计划每2-3月开展一次,并定期在行业中进行分享。
同时,益普索首创了Web3.0沉浸度指数,它是基于四大维度来衡量民众对元宇宙的认知和参与度,这四个维度分别是:对于“元宇宙”概念的认知程度、元宇宙在线体验升级感、元宇宙的认同感、与元宇宙的时间距离感。该指数可以横向进行不同国家之间的对比,看当前的差异;也可以纵向进行动态追踪,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变化趋势。
Web3.0沉浸度指数以10分为最高分,中美两国目前的分数结果都在5分左右,从绝对分数来看,意味着无论中美,离Web 3.0完全沉浸的“终极”状态还有很大距离,Web 3.0的未来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从指数相对结果来看,中国的表现与美国相当,仅有0.2分的细微差距,可以算是齐头并进。这个结果是相当振奋人心的:回顾Web1.0和2.0时代,美国是具有明显的先发优势的,但在Web3.0时代,这个数据结果则表明中国同样具备优势,这将是一次中美起点同步的激烈较量。
根据沉浸度指数的四个维度,可以划分出四类人群:先行者,追随者,观望者和局外人。代表着该国家民众对元宇宙的态度构成:
◆ 先行者:他们是全面拥抱Web3.0并引领和正向影响周围人的意见领袖
◆ 追随者:他们乐于跟随先行者去接触和尝试web3.0的新事物
◆ 旁观者:他们对Web3.0持怀疑态度,对里面出现的新事物谨慎尝试
◆ 局外人:他们则不会主动接触和尝试,只是被动接受
将中美的各类比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对Web3.0持开放态度的民众,也就是先行者和追随者的比例,中国与美国是相差无几,都是将近六成,他们构成了推动两国Web3.0发展的有生消费力量。
Web3.0关键要素发展分析
在分析Web3.0的具体关键要素时,将从用户“接入”元宇宙、“体验”元宇宙、到“融入”元宇宙的过程中重点选择了几个关键的消费级要素来探讨:
◆ 在接入元宇宙阶段,主要会探讨用户平台和入口的认知,因为这是用户进入元宇宙的基础前提和工具;
◆ 在体验元宇宙阶段,用户会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元宇宙中的各项数字活动,在这里最受关注的要素是元宇宙身份基础,即数字化身;
◆ 在用户融入元宇宙阶段,重点分析哪些具体场景应用有更大的市场潜力。
接入元宇宙——元宇宙的新入口和平台
对于用户的硬件入口,AR和VR无论对中国还是美国的消费者而言,都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了。以VR为例,两国消费者对其了解比例超7成,VR游戏更是已成为中国消费者广泛参与的场景活动。
这说明AR和VR经过近几年的市场耕耘,在中美都已具备足够的市场认知和参与,为Web3.0的发展构建了入口基础。
当被问到与Web3.0或元宇宙有哪些相关企业时,中国消费者提及最多的是腾讯、华为和阿里巴巴三家中国公司;国外公司如微软、Meta/Facebook、谷歌和苹果也有少量提及;对于这个问题在美国,Meta/Facebook占据了美国消费者最高的心智比例,其后是谷歌、微软和Oculus;但是,目前还没有哪家中国公司在这个领域能在美国成功占领美国民众的心智认知。
对比中美的数据,就会发现民众对Web3.0平台的认知有着非常分明的国界区别,绝大部分本国民众都仅局限在对本国企业的认知,显现出很强的地域性。
另一个有趣的地方是,占据中美两国民众心智的企业仍然是Web2.0时代下的头部科技公司,随着Web3.0不断向纵深发展,当前这个格局现状在将来会不会被打破?又将会呈现出怎么的竞争新格局?这都是益普索元宇宙研究院在后续追踪研究中会密切关注的问题。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前途科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cesspath.com/report/5792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