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东南亚、中国大陆及印度的经济展望

一、宏观经济评价和经济前景

预计2017年中国和东协的成长将会出现强劲的贸易反弹和国内消费,短期经济成长将保持强劲,而印度的成长将因税收和货币改革而下降。中期(2018-2022)而言,亚洲新兴地区的成长预计仍将保持强劲,每年平均成长5.2%。虽然中国的成长速度正在放缓,但印度的成长将保持活跃,东南亚则有望保持其成长趋势。

预计在未来5年,柬埔寨、寮国和缅甸在东协十个成员国中将成为成长最快的国家,而菲律宾和越南则将在东协五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和越南)局于领先。虽然外人直接投资在各国情况略有不同且偏弱,但整体而言,仍处于稳定状态。而影响成长最主要的风险包括:先进经济体可能更快的实现货币政策正常化、私人部门债务增加,以及全球贸易限制的扩大,再加上区域贸易协定的进展有限。

二、区域整合的进展与挑战

自1967年成立以来,东协一直致力于包括旅游、基础建设和消费者保护等多个政策领域实现区域整合,以促进包容性和永续成长,其中尤以货物和服务贸易方面进展最为显著。东协也努力促进降低关税以期能在实现2018年前达成的东协货物贸易协定(ASEAN Trade in Goods Agreement,ATIGA)的承诺,此外,东协单一窗口(ASEAN Single Window,ASW)方案目前正顺利推动中,在全面实施后,将能支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并吸引区域外的合作伙伴,以增加其贸易流量。而在服务业方面,东协物流产业正在逐步开放,虽然东协经济部长已经设定了2015年自由化的最后期限,但整体进度仍然落后。相互承认协议(Mutual Recognition Arrangements MRAs)的成功必须取决于技术劳动力的流动,但这部分仍目前有改善空间。

三、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数位化

数位经济的扩张,包括固网、行动网络和网际网络的融合,装置和物件的连接日益增强,以及这些发展带来的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的变化等等,正在重塑亚洲新兴市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也给东协地区带来更多的机遇和挑战。资通信技术(ICT)在制造业和服务业中的使用日益增多,影响商业活动、贸易和生产力,也促成现有产业的扩张和新产业的出现,例如:越南的电子制造业、软件开发和资通信技术等,菲律宾的商业和知识流程外包,以及中国的行动支付等。许多东协国家总体和企业生产力的提升与新技术的使用有关,但各国在取得数位经济优势上非常不平均;例如,网际网络使用率在新加坡的比率是81%,而老挝则仅有22%。

 

来源:OECD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前途科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cesspath.com/tech/5672176/

(0)
上一篇 2018年7月9日 上午12:00
下一篇 2018年7月18日 上午12:0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