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性爆发,为抑制病毒传播,救治各类患者,大量“医疗机器人”在此次战疫中深入前线,助力抗疫工作。医疗机器人可提供无接触运输、远程测温、疫情咨询复等服务,大大提升了医院运作效率。

事实上,“医疗机器人”早在多年前就已问世,医疗领域有不少枯燥、危险的工作,很少有人愿意去做,第一批医疗机器人由此而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疗机器人使用范围愈发广泛,它们甚至可以独立完成一些小手术。可以说,“医疗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不仅缓解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了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同时也推动了医疗行业的智能化升级发展。
在国际市场中,有以下6家智能科技公司,正对医疗机器人进行密切的研究。
·Cloud Minds

Cloud Minds隶属于武汉智能医院,成立于2015年,公司已于去年底上市,公开筹资约3.16亿美元。2019年,该公司自主研发了基于大数据云平台的智能医疗机器人,云平台可通过5G网络对机器人下达指令,机器人会根据相应指令执行任务。
2020年4月,Cloud Minds的第一个商用机器人——XR-1问世。XR-1在造型上与人十分接近,可通过轮子自有移动,使用智能抓手拾取物品、开门、穿针、监管病人。虽然它不能直接参与手术,但依然是一位优秀的助手机器人。
·UBTECH

UBTECH Robotics是一家专注于医疗机器人领域的中国公司,公司估值已高达50亿美元。
目前,公司正在调整其接待服务机器人生产线,并已在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为医院提供服务。据报道,这些机器人会协助医生完成视频会诊,监测访客和病人的体温,并对指定区域进行消毒。
·Diligent Robotics

Diligent Robotics是一家创立于2017年的奥斯丁机器人公司,公司成立以来发展稳定,目前累计已有1580万美元的营业收入。
2020年初,公司自主研发的服务机器人——Moxi公开销售。公司分析表示,临床医生的人员流动率约16.8%,近四分之一的新员工会在一年内离职,其中工作强度大、压力大是首要原因,Moxi机器人可协助医护人员进行病人看护、实时监管、定时送药等服务,能有效缓解医疗资源紧缺问题,减轻医护人员的重重负担。
·Aethon

Aethon总部位于匹兹堡,是一家专为医院研发医疗机器人的公司,于2017年被新加坡公司ST Engineering (STE)以3600万美元收购。
Aethon联合亚洲多家科技、航空公司,研发了Aethon-TUG自动推移机器人,为城市医疗难题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TUG功能丰富,从护士助理到药房和实验室信使,到移动医疗垃圾桶均可按成。公司在最近一篇推特中称,自2月以来,位于全国各地热点地区的医院,使用TUG的频次比去年的同期增加了30%以上。此外,该公司旗下有一家名为“ST Engineering”的子公司,提供医疗用品“最后一英里”的送货服务。
·Xenex

Xenex成立于2009年,位于德克萨斯州圣安东尼奥市,目前,已经筹集了9140万美元。
这家创业公司的LightStrike细菌杀灭机器人,会使用脉冲氙气(一种惰性气体)产生强烈的全光谱紫外线,在不到5分钟的时间内杀死传染性细菌。科学研究表明,经过这项灭菌技术,细菌数量将从75%下降到5%左右,而人工消毒只能清除25% – 30%的致病菌。
目前,Crunchbase旗下有数千台Xenex机器人在全球各地运行,公司发展势头迅猛,2020年第一季度订单同比上涨约400%。
·UVD Robots

UVD Robots创立于2016年,公司由母公司蓝海机器人公司(Blue Ocean Robotics)斥资成立。
自成立以来,UVD Robots开发了一款利用紫外线杀死带菌表面的细菌对抗机器人。
UVD机器人可使用激光雷达监测医疗环境,自主地在医院里移动,并用足够强的紫外线灭菌消毒,在大约10到15分钟就能杀死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在产品安全方面,公司也做了充分的考量:如果有人进入该区域,它可以在0.02s内探测到,并关闭紫外线光束。目前,UVD机器人已经部署了数百台机器人以对抗冠状病毒,分布在全球40多个国家。
结论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在此情形下,自动化机器人应用更为广泛,发展更为迅速。在未来,期待世界各尖端医疗组织可以强强联合,为人类医疗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本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前途科技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accesspath.com/tech/567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