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巨大努力,能源转型能为中国实现2060年前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作出决定性贡献。到206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增长到2020年水平的3.3~3.6倍。按当量热值计算,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先增加后下降,到2060年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比峰值下降三分之一左右。BCNS和ICNS两种情景下,随着能源转型技术(包括碳捕集等负碳技术)和相关产业加快发展,中国能源系统可以在2060年前实现净零碳排放,助力2060年前实现经济社会系统的碳中和。
(一)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能源转型的前提,持续的电气化是迈向碳中和的有效途径。如果不能有效节约能源,则能源转型对绿色能源的需求量更大,实现能源转型难度更大、速度更慢。因此,节能和提高能效是能源转型的前提和基础。在节能和提高能效方面,狭义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指提高能源技术效率;广义的节能和提高能效,是指提高能源经济效率(即降低经济发展对能源消费的依赖程度)。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按电热当量法计算,下同)将先上升后下降,2060年时一次能源消费量比峰值下降三分之一左右。在电气化方面,狭义电气化是指终端用能部门直接用电,广义电气化是指终端用能部门使用电力、由电制备的合成燃料,以及用电产生的商品热。2023年,中国的狭义电气化率和广义电气化率为28%左右,预计2060年中国的狭义电气化率提高到59%~62%,广义电气化率提高到79%~84%。交通运输部门的电气化率提升最快,建筑部门电气化可达到的比例最高。2060年时,终端用能领域中工业、货运、航空等领域仍然需要一些化石能源作支撑,是最难减排的领域。模型分析表明,加强能源转型国际合作,有利于最新的高效节能技术和电气化技术在中国和全球推广,加快工业、建筑、交通领域的低碳转型步伐。
(二)建设风光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转型的必然选择。能源供应低碳化是能源供应侧转型的主要途径,非化石能源电力替代化石能源电力是核心要务。2023年,中国发电装机结构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53.9%,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46.1%。到2060年,中国发电总装机需要达到105.3~118.2亿千瓦,是2023年的4倍左右。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将达到96%左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3%~94%。2060年时,核电和抽水蓄能装机分别达到1.8亿千瓦和3.8亿千瓦,加装碳捕集与封存设备的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3亿千瓦。能源转型要始终坚持“先立后破”,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能力增长和电力系统控制能力逐步增强的基础上,煤电一边从基荷电源向调节电源、备用电源逐步转型,一边自然退役。模型分析表明,加强能源转型国际合作,有利于中国进一步提高非化石能源供应能力和电网安全。
(三)构建高度智能化的电网新形态,是新型电力系统建立的核心要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是中国能源转型的核心举措,必须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好“源-网-荷-储-氢”各类资源的发展,形成“大互联,小平衡”电网形态。一是优化电网格局,到2035年基本形成“西电东送、北电南送、区域互济”的电网结构,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使电网像“海绵”一样灵活应对电力供需变化:到2060年,西北、东北、华北地区的电力外送规模合计比2022年提高140%~150%。二是持续加强配电网建设,适应大规模分布式新能源发展,推动配电网从“无源”的单向辐射网络向“有源”的双向交互系统转变;以工业、农业、商业、居民可再生能源自发自用为重点,形成海量零碳配电网支点,为超过50亿千瓦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三是推进多网融合,借鉴国际合作经验,构建以电氢为枢纽、电力热力交通全面融合的能源网络新形态。到2060年,绿氢的规模需要达到3.4~4.2亿吨标准煤,电制氢和电制合成燃料将成为支撑电网负荷平衡、促进电网跨季节调节的重要补充手段。电化学储能能力达到2.4~2.8亿千瓦,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4.8~5.4亿辆,相关的车网互动能力达到8.1~9.0亿千瓦,为电力系统提供即时响应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