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世科技指南2025:人工智能的未来之路
全球工程和技术巨头博世在拉斯维加斯举行的CES 2025上发布了其《科技指南2025》报告。这份报告是该系列的第四份,主题围绕着公众对技术的认知、对人工智能的态度以及人们是否已准备好迎接人工智能的到来。
博世对来自七个国家的11,000人进行了调查,包括巴西、中国、法国、德国、印度、英国和美国。报告强调了人工智能接受度方面的区域差异,中国和印度表现出更积极的观点,以及人工智能技能日益重要的趋势。
在本次问答环节中,博世英国公司总经理Steffen Hoffmann探讨了报告的发现,以及博世如何利用人工智能转型自身业务,包括名为ROB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HR助手,旨在帮助回答员工的疑问。
人工智能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Hoffmann表示:“当人工智能刚出现时,人们的观点非常极端。许多人对此感到非常兴奋,认为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将改变一切。而在另一端,有些人则持怀疑态度,认为这是世界末日,非常危险。”
“我认为我们现在都逐渐走向中间立场,将人工智能视为一种可能非常重要且有帮助的技术,当然,也需要管理一些风险。”
调查发现,四分之一的人在工作场所接受过人工智能培训。Hoffmann认为:“如果与两年前相比,当时可能会有相当高比例的人听说过人工智能,但不知道它是什么。我认为如今,如果你在一家大型公司工作,很有可能你已经见过一些使用案例,比如人们使用ChatGPT生成会议记录,所以你可能对人工智能有所了解。”
人工智能的认知与应用
报告揭示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认知:66%的人认为人工智能是未来几年最具影响力的技术。Hoffmann指出:“这当然是一种感觉,人们只是观察到这种情况。培训需求是下一步;如果人工智能如此重要,我了解多少,我应该了解更多吗?我们发现,61%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工作场所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但反过来,这意味着大约40%的人接受过某种形式的培训,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结果。博世可能也为此做出了贡献,因为我们已经培训了65,000人。”
在“你是否同意科技发展使世界变得更美好?”这个问题上,Hoffmann发现区域差异最为明显。中国(88%)和印度(84%)的受访者中,有明显更多的人回答“是”。而在欧洲,这一比例要低得多,法国只有47%,德国只有57%。英国(69%)和美国(68%)介于两者之间,但西方国家对人工智能的怀疑态度更多。

博世英国公司总经理Steffen Hoffmann
人工智能的未来:机遇与挑战
调查受访者认为,即使在十年后,人工智能仍将是最具影响力的技术。Hoffmann对此表示:“现在还为时过早。我一直对智能手机着迷,早在1987年,比尔·盖茨就说过,20年后我们将拥有一个小型口袋电脑,它将为我们提供各种信息,它将成为你的百科全书等等。当时人们认为这完全是疯狂的,看看现在发生了什么。”
“智能手机已经成为改变我们生活的游戏规则。人工智能会成为同一类别的技术吗?说实话,我不知道。智能手机消除了繁琐的任务,使我们更高效;过去,你必须购买地图并导航,还要在家中存放大量的百科全书来查找信息。人工智能正朝着这个方向发展。”
“人工智能是否会像智能手机那样影响我们感知的生活方式,从我们目前在公司中使用的案例或我自己使用过的案例来看,我认为不会。”
博世的人工智能应用
Hoffmann表示:“博世的大多数研发人员都使用过人工智能,它已经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工具,可以帮助完成标准化任务。这说明了我们目前对人工智能的看法:它不一定是游戏规则的改变者,而是一种有用的工具,可以完成可以标准化的任务,让人们专注于人工智能还无法帮助完成的其他事情。”
“我们有一个名为ROB的人力资源(HR)工具。HR工作很复杂,你需要遵守很多准则和劳动法。如果你遇到一个复杂的案例,ROB就像ChatGPT一样;你输入几个描述情况的词语,然后它就会以简洁、过滤的方式提取公司中所有相关的准则、文件和法律。”
“在制造环境中,我们有两家工厂使用人工智能。一家位于斯图加特-费尔巴赫,生产燃油喷射设备;另一家位于德国北部的希尔德斯海姆,生产汽车电动动力总成。”
“这些应用案例类似,人工智能有助于检测生产中的故障模式。这是一个学习系统,它接触到的不良部件越多,它就越能识别出生产过程中的某些模式。这使得管理生产过程变得更加容易,同时也提高了合格部件的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