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以来,汇能集团在资本市场多次出手,买入亚钾国际(000893.SZ)9.01%股份后,又通过汇能海投拟要约收购ST新潮(600777.SH)46%股份。
8月23日晚间,ST新潮发布要约收购报告书,汇能集团旗下汇能海投计划以3.1元/股的价格收购公司约31.28亿股,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46%。要约收购价格溢价接近七成,ST新潮股价之后连续涨停。
汇能集团在海外也开展了收并购。今年7月中国罕王(03788.HK)将澳大利亚金矿企业Primary Gold全部股份出售给汇能集团。
据统计,汇能集团的这一系列运作耗资超百亿元。
资本运作不断 要“再造一个汇能”
汇能集团实控人郭金树是内蒙古“煤炭大王”,郭建军为郭金树之子。
汇能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建军接受证券时报采访时表示,通过“滚动连续方式”做大做强,是汇能独特的发展路径。首次进军资本市场,意味着汇能将从产业逻辑走向“产业逻辑+资本逻辑”双路并进的新阶段。“我们现在进军资本市场不用杠杆,都是采用自有资金,以保证长期定力。汇能会本着长期、善意、专业的态度介入(资本市场),不会选择‘野蛮人’的方式入主。”
郭建军表示,“我们还没有过多关注股价,每天讨论的话题都是公司运营出现什么问题、怎样解决、怎样提高运营效率。”
汇能集团是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在内蒙古自治区百强民营企业中的最新位次是第三。2001年成立的汇能,最新总资产超1300亿元。今年6月,内蒙古自治区发改委曾在“服务民营经济发展”专题中公布了2024内蒙古自治区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伊利位居第一,汇能以600多亿元营收位列第三。
汇能集团首次入手A股标的,是钾盐开采、钾肥生产公司亚钾国际。三周前,亚钾国际二股东易主的消息公诸市场,第二大股东牡丹江国富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与汇能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转让亚钾国际总股本的9.01%。
中国罕王7月初公告,拟出售澳大利亚金矿企业Primary Gold全部股份,买家也是汇能集团。
“汇能进入资本市场,本质是想进入行业。”郭建军称,“(企业发展)到了一定体量,就要迭代既往路径。一方面,A股公司披露透明,是一个很好的并购选秀池;另一方面,汇能现在的体量、人才、管理等,都具备了进入资本市场的条件,且我们经过20多年的摸爬滚打,已经形成了对特定产业的深刻理解。”
“现在汇能子公司已经达到70家,除了煤炭、电力、化工等主业,还囊括了地产、铁路、桥梁等非煤产业。近年,汇能提出2030年要‘再造一个汇能’愿景,资本市场将成为其达成目标的重要一维。” 郭建军表示。
逆势中崛起 创新中壮大
汇能集团发端于煤炭产业,与其他能源企业相比,汇能集团有自己“滚动连续发展”的独特路径:即便面临煤炭行业的多轮周期波动,汇能依然持续加大对煤炭产业的投资,做大煤炭产业体量,运营利润几乎全部用在了煤炭产业项目的再投资和再建设。
2015年,煤炭产业极度低迷,美国煤炭巨头阿尔法宣布破产,中国神华当年归母净利润也大跌超过56%,汇能集团当时反而加大投资,在陕西、内蒙古等地加快收购步伐。
郭建军称:“当时扩张决策还是很难的,遭遇市场和内部多方质疑。但我们经过反复研讨,认为煤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依然会是主体能源,这与中国能源结构、发电结构,以及钢铁等作为用煤大户的基本面都有关系。”
汇能集团从260万元注册资本金起步,从2座煤矿66万吨产能扩张至亿吨级产能。“多年来,我们没有盲目投资、无序扩张,有多少米吃多少饭,战略定力始终排在企业决策首位。”郭建军说。
汇能集团煤炭项目建设成本通常比同行业平均水平低20%左右,单位生产成本低15%左右,背后就来自于创新支撑。
在煤炭采掘中,汇能集团发明了“三角煤”转采技术,使回采率、块煤率均有提升,吨煤开采成本明显下降。“2015年全国80%以上的煤炭企业都出现亏损,汇能仍能盈利,核心和关键就是创新基础上的成本控制。”郭建军表示。
不做“野蛮人”:要有敬畏意识
近两年产业资本挺进A股的路径,多采用增持、回购,汇能集团这样大手笔收购的并不多。
郭建军表示,“汇能会本着长期、善意、专业的态度介入,不会选择以‘野蛮人’的方式入主。”
“在利用资本市场的同时,也应采取措施避免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尤其是要合理规划融资结构,平衡债务和股权融资的比例。很多时候,企业做得越大,获得的贷款越多,反而就距离危险越近。”郭建军表示,“经营企业比打仗还复杂,打仗还能知道对方装备水平,经营企业最大的不确定性就是对未来不知道,因此一定要有敬畏意识。”
“持股比例到了一定程度,身家到了一定规模,做事的心态就会变化——公司利益就会大于个人利益,就会把职业作为事业。”郭建军还表示,目前汇能员工超1.6万人,每年新增岗位超2000个,每年纳税超百亿元,这已经具有强大的外部性,“无论企业是不是自己的,都成为社会的了,不是想放弃就能放弃” 。
来源:犀牛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