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领域再获巨额融资:QuEra Computing 获超 2.3 亿美元投资
波士顿量子计算初创公司 QuEra Computing 近日宣布,在最新一轮融资中筹集了超过 2.3 亿美元。此轮融资吸引了众多知名投资者,包括谷歌的量子人工智能部门和软银愿景基金。
虽然 QuEra 尚未公布其估值,但此次投资凸显了中性原子量子技术日益受到关注。这种方法利用激光来控制小型、不带电的原子,例如铷或锶,使其更容易扩展系统并减少与其他量子技术相比的错误。
在筹集的 2.3 亿美元中,有 6000 万美元将在 QuEra 满足特定融资条件后立即释放,该条件目前正在进行中。这些资金将用于支持容错量子计算的开发,即即使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也能执行可靠计算的系统。
路透社也报道称,“在 2.3 亿美元中,有 6000 万美元将在满足目前正在进行的先决条件后,在不久的将来获得。”
QuEra 的公告紧随量子领域另一项重大举措。去年 12 月,从 Alphabet 分拆出来的初创公司 SandboxAQ 获得了 3 亿美元的融资,估值达到 56 亿美元。这些投资表明,人们正在大力推动将量子计算从研究实验室带到现实世界应用。
此次融资消息也紧随谷歌推出 Willow 两个月后,Willow 是一款突破性的量子芯片,能够在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解决一个需要 10^25 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包括谷歌、微软和 IBM 在内的科技巨头一直在大力投资量子计算,押注其能够提供比当今最先进系统更快的计算速度。就在上周,该公司暗示,商用量子应用将在五年内上市。
量子计算机与传统计算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使用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可以同时表示 0 和 1,而标准的二进制位则不能。专家认为,量子系统最终能够比当今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更快地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
QuEra 由 Mikhail Lukin、Vladan Vuletić、Markus Greiner、Dirk Englund、Nathan Gemelke 和 John Pena 于 2018 年创立,该公司利用中性原子构建量子计算机,这项技术源于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这项技术的奠基工作始于 2015 年,当时两所机构都进行了早期实验,以控制中性原子。这项研究导致了 51 量子比特机器的诞生,后来演变成更先进的 256 量子比特系统。